产品详情

元器件配置布局应考虑的因素

日期:2025-05-03 21:58
浏览次数:1197
摘要:






元器件配置布局应考虑的因素


  对于印刷电路板的布局排列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,每个设计者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习惯方法进行工作,但是一些基本原则是应遵循的。

  ①印刷电路板*经济的形状是矩形或正方形。一般应避免设计成异形,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。

  ②如果印刷电路板是矩形,元件排列的长度方向一般应与印刷电路板的长边平行,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元件的装配密度,而且可使装配好的印刷电路板更美观。

  ③元件的配置与安装必须要考虑到足够的机械强度,要保证元件和印刷电路板在工作与运输过程中不会因振动、冲击而损坏。其重量超过15g以上的元器件应考虑使用支架或卡夹加以固定,一般不宜直接将它们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。

  ④一些电子元件,特点是放大器的输入与输出部分,应尽可能地设计到靠近印刷电路板外部连接的插头部分。当然,如果存在着寄生耦合,例如相邻导线间的电信号串扰,就不能使它们的引线靠得太近。

  ⑤对于一些易发热的元件,如电源变压器、大功率三极管、可控硅、大功率电阻等应尽量靠近机壳框架。因为金属框架具有一定的散热作用。对于湿度敏感的元件,如锗三极管、电解电容器等,应尽量远离热源区。对于一些耐热性较好的元器件则尽可能设计到印刷电路板*热的区域内。

  ⑥应尽可能地缩短元件及元件之间的引线。尽量避免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的交叉,设法减小它们的分布电容和互相之间的电磁干扰,以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。

  ⑦应以功能电路的核心器件为中心,外围元件围绕它进行布局。例如通常是以集成电路基晶体三极管等元件为核心,然后根据各自的引脚功能,正确地排列布置外围元件的方向与位置。

  ⑧在设计数字逻辑印刷电路板时,要注意各种门电路多余端的处理,或接电源端或接地端,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实现不同逻辑门的组合转换。

  ⑨元器件的配置和布局应有利于设备的装配、检查、高度与维修。

  ⑩对于要求防干扰的元器件,可采用金属外壳或在元件表面喷涂金属加以屏蔽。

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1786号